2016.04.16 新竹竹東。上員車站
延續上一篇文章
離開了隱藏於大樓間的榮華車站後,
我繼續來到了位於公道五路旁的「上員車站」。
上員車站為竹中轉運站往內灣的第一站,距竹中車站2.5 km,
設於民國59年2月,屬於招呼站,即僅設月台而無站員,月台型式為岸式,
可停靠柴油列車四節,單日平均載客數15人。
上員站和同線的富貴站有一點相似,那就是兩站都是設在平交道旁的招呼站,
僅有一座岸式月台和遮雨棚。
不同的是,富貴站看起來別有風情,上員站卻有些索然無味,
或許是因為周邊沒有美麗的風景,只有車水馬龍的道路之外,
另外就是翻新後的月台與橫山站、榮華站都差不多,
總覺得有些沒有特色。
回來查了一下資料,才發現~
其實我們現今看到的車站,已經是第三代月台了喔!!!
第一代月台,也就是民國59年2月設立當時,就已經是無人看管的招呼站,
沒有車站建築先不說,甚至連遮雨篷都沒有,只有一段月台。
但是,第一代月台有一個特色,那就是它是木造的!
光想像起來一定就超特別的~~
可惜木造月台肯定不耐用,重新舖設也不意外。
而到了第二代月台,變成以柏油重舖,
從網友遊記的照片看起來,柏油的月台也很有特色,(參考資料)
而且它是直接舖在原本的木造月台上頭的,從月台側面還能看到木板呢!
到了這個第三代水泥月台... 好吧...
就真的變成一個普通的車站了...
走在月台上,發現了先前在節目上看到的「奉茶」~
在新竹寶山鄉這個地方,過去在涼亭裡或路邊,總會看見貼著「奉茶」的大茶桶,供路過的民眾解渴,
然而隨著時代變遷,茶亭早已沒落,「奉茶」的情景也早已為人淡忘,
我想,在這個車站擺上奉茶的茶桶,
一定是希望能重現過去奉茶文化,展現客家人好客的傳統特質。
我想大家一看到一定也會很好奇裡面到底有沒有茶吧~
我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...
......
......
......
沒有....
連蓋子都打不開...
所以它...純粹就是個裝置藝術
另外,這個車站沒有站務人員,
因此上車下車都要利用自助刷卡的方式。
而在奉茶的旁邊,
又看到了一個石臼~ 還有個石來運轉耶!!!
看我一轉!!!!!!
......
......
根本轉不動...
又是個裝置藝術啊呵呵...
在往旁邊一看~
出現了一隻綠色的牛!!!
原來這才是這站真正的裝置藝術啊...
看來這個車站就是以裝飾擺放特別的多來做為特色啊
就如同下面這張照片上的字~
「新風情 舊車站」
這個車站歷經了三次改建,從木造、柏油到現在的水泥,
樣貌變得越來越現代,
而月台上的裝置藝術,也努力為新竹客家農村文化做些宣傳~
然而~
真的所有舊的東西,到了現在就一定要改造成新的風貌嗎???
或許,保存下當初最原始的特色,
是否更能達到「舊車站 新風情」的目的呢?
[下集待續]
點我看下一集: [遊記] 新竹竹東。竹中車站~二重埔新地標
[行程規劃]
富貴(南河)車站 → 合興車站 → 九讚頭車站 → 橫山車站 → 竹東車站 → 榮華車站 → 上員車站 → 竹中車站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上員車站
台灣新竹縣竹東鎮二重里 (台鐵內灣支線)